2009级化学生物学系 王振国
2012年6月19日到7月6日,懵懵懂懂的我们有幸进入厦门市药品检验所中药科进行实习,真正意义上步入社会,检验大学所学到的知识。现在想来,这一路可真是不容易,酸甜苦辣自不必说,思想认识也得到质的飞跃。回想这一切,恍如昨日,那段日子电影般在脑海中迅速掠过。
1.万事开头难
习惯于象牙塔里安逸的生活,实习对我们来说陌生而又神秘。
在看过前几届学长学姐的实习博客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药检。之前就从各方面打听到药检的工作又苦又累,尤其是那套传说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更是叫人闻之色变。终于迎来了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历经曲折辗转到药检所,楼顶上的三个红色大字——药检所庄严肃穆地凝视着蓝天,我心里不由得一惊。这时,有同学说了句“那个‘检’字看起来好像‘捡’啊”大家呵呵一笑,心中瞬时轻松了许多,我想我们这些稚气的孩子必然会给这个地方带来些许活力。
在简短的交接仪式后,我们被中药科主任陈老师带到了大本营。稍微安顿后,陈老师便带我们参观科室的各个房间,什么样品准备室、仪器室、天平室等,总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整洁有序。我们参观的热情刚被提起,就立马被师兄的提议来了当头一棒,“你们几个实习生先去看看药典,中药在一部”,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只得硬着头皮搬起药典看了起来。我随便翻了几页,发现它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可怕,有些地方还蛮有趣的,比如有几部分介绍各种药物的功效什么的,这对本来就对中药感兴趣的自己颇为受益。
陈主任说,在平时的药品检验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于高效液相色谱之前就学过了而且仪分实验也做过,那接下来就得攻克薄层色谱了。我翻着药典,认真地读完了相关内容并在实习记录本上做记录,这时身边走过来一个师姐,看见我在写笔记,便对我说 “我带你亲身做一下吧,这样子掌握得更为牢固”。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师姐身后,心想这下实习生活肯定很充实了,嘿嘿。其实,薄层色谱中最关键的就是点样,这就要求足够的熟练而且还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师姐边说边教我怎样点样,我鼓起勇气非常自信的去做,结果第一下就将板上的硅胶划出了一道印子。后来在师姐的鼓励下,我定定神,第二次明显好多了,因为有了些许成功的喜悦,之后也就很顺利了。做薄层色谱的历程使我充分认识到动手的重要性,这就是知识在于实践的真谛吧!

第一天的实习生活将我对实习的恐惧抛得烟消云散,返程的车上,大家交流着各自的经历,还真有种“百家争鸣”的阵势,相信之后的实习生活会让我们收获更多!
2.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实习过程中,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打粉了,打粉可真是件苦差事,不仅要像下厨一样将部分药材切成小块,还要忍受中药打粉机那咆哮般的噪声。由于打粉后收集时会产生很多粉尘,不仅需要将自己包装得像是外科医生,还得忍受通风时炎夏燥热的空气,常常一批药材打完,连自己都成了中药了,身上混杂了各种药材的气息······要做好还真是不容易。
我最初的任务就是将三批《正天丸》的十五味中药打粉后分装,分别是勾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麻黄、附片、鸡血藤。哎,正天丸虽是治疗头痛的,可是要打完这么多还真是令人头痛。准备好自封袋、记号笔、中药打粉机、刷子、菜刀、木板等后,打粉工作正式开始。

先挑容易打粉的桃仁,呵呵,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得桃仁,记得小时候常将吃出来的桃核拿砖头砸开吃里面的桃仁,现在栽在桃仁堆里了。取适量桃仁放入打粉机,旋紧盖子后打开开关并定时,“吱······”的噪声随即喷涌而出,赶紧躲屋子外面去。噪音消停后,刚打开盖子,一股桃仁香味扑鼻而来,哇咔咔,口水直流,可是学化学的脑子里立马显现出苯甲酸的分子式,抖一身冷汗,口水瞬间断流了。赶紧分装好来,写上批号、名称后首战告捷了。
接下来是麻黄,咦,这不就是草吗,这东西还是中药,带着疑问开始拿菜刀将其切碎,这时候我的切菜功底可算是帮上忙了,左一刀右一刀最后我再补一刀,很顺利就完成了,最后开锅时那股草药味至今任耐人寻味。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一直与打粉相伴,期间也有过惊险。在处理地黄时,由于其含糖量高,打粉过程中整个聚成一团,险些将打粉机爆掉,还好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最后出锅时也是一团硬邦邦的东西。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就这样重复着简单的工作,虽说又脏又累,但还是学到蛮多东西的,至少将这十五味中药的特征、功效弄清楚了。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了,交予师兄验收,哎,师兄说大部分还好,只是有些打得还不够细。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总算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师兄的表扬,呵呵,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3.渐入正轨
打粉只是药检的前期准备过程,真正考验人的还在后面。
首先是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一般是类似的,将待检药品从干燥器中取出,取其粉末适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之后精密加入相应有机溶剂(一般是甲醇、丙酮等)适量,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一定时间,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相应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然后进行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跑个高效液相或者做个薄层色谱,测定,即得。此步药典中都有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最后是是对结果的分析处理。对结果的分析可是检测的重中之重,因为药检结果不仅仅关系到药品本身以及药品企业,还关系到民生,这可不容犯错。尤其是在检测结果超出允许范围后,要做许多次重复,经过重重审核后才会上报。一般检测结果按照干燥品计算,含有害物质的量不应超过阈值。
这些流程中我主要负责一些样品准备工作,按照药典中试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此时我才发现药典的强大之处,也对药典的用词规范颇为敬畏。总之,一切以药典为准,一切向药典看齐。虽然之前有过HPLC的学习以及实验,但是,对于中药这种成分极为复杂的分析,难度还是很大的,我学习起来也颇感吃力。师姐说,很多时候,分析图谱是靠经验的,虽然有标准图谱供参照,但是很多时候与实际图谱并不一致,这时就要靠大量的重复工作,并且需要熟练的技能与敏感的判断力。哎,看来自己学到的只不过是些皮毛,“术业有专攻”,靠此吃饭的人必然是此领域的专家啊。
此外,在检测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玻璃仪器,烧杯啊、试管啊、蒸发皿啊、锥形瓶啊等等,这些器皿都是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的,它们集群而居的景象颇为壮观。然而这可与我们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一次性离心管大不一样,这个是要刷洗干净的。于是,我们实习生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洗瓶子了。洗瓶子简单而快乐,是实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大大锻炼了各位美女帅哥将来洗碗的水平,可谓一举多得啊!
4.工作之余
相对于高校科研单位,药检所还是很轻松的,尤其是丰富的业余生活。有药品待检时就很忙,没有药品待检,那时来上班几乎是没啥事儿干的。那就参观下科室的中药展览室,认识一下神圣的中药,感慨一下大自然的伟大创作;或者楼上楼下跑一跑,围观那些依旧忙得稀里糊涂的同学,幸灾乐祸一下啊,相互调侃一下啊,生活还是蛮有趣的。当然了,炎炎夏日,不可缺少的就是大西瓜啦。我们科室陈老师出差前还特意交代师兄多买些水果犒劳犒劳我们实习生,于是乎一群吃货吃得可开心啦。
对于工作岗位上的众师兄师姐,学校里的故事永远都是充满乐趣的。有时师姐会跟我们聊她们大学的故事,我们也会将身边发生的趣事儿晒给大家,聊天聊地,不亦乐乎。中午时,我们实习生会坐在一起边吃边侃大山,那种乐趣着实令人回味。
也正是有了这么多业余之乐,我们的实习生活才不致那么枯燥,现在想来,所谓的美好的大学生活也不过这些,在一起有说有笑就足够了。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不跟自己过不去,他就自己敲开门来了。
5.离别时的不舍
实习的时间真的很短,当自己刚刚觉得已经适应了日常的工作时,却已经不再属于这里。作为在校大学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真正意义上走入社会,凭借自己拥有的知识,做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业,那种自豪感非此时可以形容得来的。
然而感到庆幸的是这次实习真的达到了目的,使自己真正摆正了心态。其实书本知识学得再好,没有经过实践的励炼,也不能发挥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作用。我们知道,其实很多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是很困难的,书面的文字不可能将一些经验性的东西融入进去,而这些经验只能靠日积月累不断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的。凭借所学的知识,我们可能能够轻而易举地解答考卷上的题目,但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却通常不是那么容易,这次实习使我更深地认识到这一点,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效仿前一届学长学姐,我写了段话留给带自己的师姐,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内心深处总会有感激之情。和蔼可亲的陈主任、平易近人的师姐、严肃认真的师兄,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留下了相处的快乐,带走了美好的回忆,你们的工作神圣而伟大,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6.满载而归
非常感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为我们提供的实习平台,使我们步出象牙塔,走进社会,体验社会的真实,感受知识的伟大。总结此次实习,收益颇丰,最重要的还是心态上的成熟与合理的定位,主要由以下几点:
(1)切勿眼高手低。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很多事情看别人做起来驾轻就熟,而真正自己操作时却是漏洞百出。可能我们可以将一种理论学得很透彻,但是基于此理论的实验我们却做得平平淡淡。我们不仅需要全面的知识,更需要及时的动手,满怀惊奇地去感受,去真真切切地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掌握的理论才是有生命的,才能为己所用,服务社会。
(2)切记活学活用。有句格言说,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用。学到的知识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除了理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地运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将回归生活,合理地运用知识才能加深理解知识的深度。除此之外,我们更要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书到用时方恨少”呐,当你想用知识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时,是很失败的。钱学森说过,没有剑跟有剑不用不一样。我们不仅要磨亮自己的剑,更要适时亮剑。
(3)向专家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领域都有专家,当我们需要触及该领域时,向专家学习,听取专家的意见,是最快最有保证的学习方式,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像我们在实验室中学习时,对于一台不会用的仪器,首先当然是咨询熟悉的专家,言传身教,一代一代传下去。牛顿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初中课本也有学过《卖油翁》,其中的教诲便是,“无他,唯手熟尔”。我们不仅要掌握一门知识,更要熟练的掌握一项技能。“术业有专攻”,你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有种吃饭的本领。
(4)交流。交流的力量向来是伟大的,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但是交流下,我们就同时拥有两种思想了。有时候,也许你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压根就是错的,但是你却不以为然,若不同人交流,这种错误也许会一直伴随你,直到某天你犯下天大的错误。但是同别人的交流却是可以及时地更正,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会避免你再犯类似的错误。交流也是拉近关系熟知他人的利器,只有这样别人才愿意教给你重要的东西,总而言之,交流的力量是伟大的,或许当你亲身体验到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一切。
(5)大学的美好生活其实很简单。有时候,只要在一起就足够了,这个世界上聚在一起不容易,认识一群跟你一样疯狂的人更不容易,可能你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但是观看他们那种团结、那种激情,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总是将美好想得很复杂,其实美好就那么简单,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疯狂,呵呵,简简单单才是真!
常常这样问自己,我究竟为什么要回忆呢?如今我找到了答案,当你经历过,不管是痛苦的伤痕还是幸福的泪花,当像观众一样观看过去时,你很清楚自己再也不会回到那时,那时的一切跟自己已无多少关系,因此我们会更淡然地回忆,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时光飞逝,青春年少的我们一定要把握时间,好好为自己的未来拼一把,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对你自己负全责,想清楚再去做。那段日子,过去了,留下的只有回忆,我们珍重······